掃碼點餐VS紙質菜單,餐飲老板千萬別自以為是
昨天晚上,一個餐飲老板和我微信聊天時,無意間聊到掃碼點餐:
“我這兩天碰到一個杠精,說我們小程序掃碼點餐收集了她的隱私,問我們憑什么不(收)使用紙質菜單,收集了用戶隱私的目的何在,是什么居心?”
現在餐飲老板最頭疼的問題之一,就是招不到人,哪怕漲工資,加福利,還是少有人愿意當服務員。一邊是客人投訴服務不好,一方面又招不到人,沒辦法,只要求助于高科技。
掃碼點餐的出現,讓很多老板以為找到了減員增效的救星。
當一些老板向我吐槽不好招人時,我也向他們推薦掃碼點單之法。就我個人來說,我還是喜歡這種方式,因為我不喜歡點菜時有人站在旁邊,畢竟看到海鮮等貴菜就翻頁,目光一直在家常菜上面,還是很尷尬。
然而,事情并沒有這么簡單。
早上就昨晚那段對話截圖,隨便發了一個調查,沒想到,十之八九的人都反感掃碼點餐。
這只是朋友圈的部分截圖,為了不泄露隱私,都打了碼。下面微博的反饋,因為這是公開的信息,所以沒有打碼:
第一,覺得進餐館消費有其社交屬性,掃碼點餐缺少交流,沒人情味。
橘小妹:很方便??!并且老板可以節約人手了。但是真實說并不喜歡,特別是一些有情調的餐廳和高檔一些的餐廳,覺得缺乏關懷和溝通,沒有人員推薦和介紹,關系變冰冷了。最初我會說,還是來人幫忙點吧,幫我們參考推薦一下,不然光靠看文字和圖片不清晰?,F在也懶得說了自己掃碼點吧……但是信息確實是會被那些點單程序搜集去,會心里有膈應,并且感覺自己被缺少關心。
張先生:高科技固然雖好,但是隨之而帶來的卻是餐飲人與顧客的距離,餐飲人也不能更加深入的了解消費者為什么來就餐消費,很難把握顧客心理。并且作為消費者的個人覺得去餐廳吃飯就是想多與人接觸,了解老板的做餐飲的概念想法,用手機點餐雖然快捷方便卻少了情感的交流,像是在吃外賣,快餐之余的東西。(明白現在部分的老板為了節約人力成本使用小程序下單,但是我們還是存在一些餐飲人在用心為顧客點單推薦)
第二,萬分討厭掃碼點餐要先關注。
李先生:作為消費者我不喜歡,特別有些要喊你先關注的,體驗感不好。
第三,確實擔心隱私泄露
飛小妹:說實話不喜歡,還是喜歡拿著菜單點。雖然是科技在進步,好像更方便了,而且掃碼點餐強行關注公眾號。我憑啥子去你館子吃一次飯就要關注你?不要說點完吃完買完可以取消,那也是給消費者頻添了很多麻煩!
也有表示理解的,但并不喜歡的。
秦小妹:現在很多餐飲商家為了推廣自己的公眾號也會讓客人掃碼,會送菜品或者小吃或者打折,你不想要這些優惠你可以不掃。搜集客人隱私對商家有什么用,商家是實實在在擺在那里的,又不是大街上拉你那種騙子。作為商家,就可以備點紙質菜單,你要紙質菜單給你就是了??!辦法總比困難多。
季先生:如果是幾十分鐘解決一餐飯的店并不介意掃碼點餐;如果是有特色可以問問時令推薦的飯店用掃碼就太沒有誠意了,上檔次的飯店有一群服務員,然后指著桌子讓自己掃碼點餐,下次絕不會再去。
S小姐:作為消費者不說隱私不隱私,就很討厭掃碼點餐,菜單直接能感受出一個餐廳的風格,老板用心程度和廚師水平,對非連鎖的店更是,而且吃飯本來很多時候就是和人線下社交,一來大家又把手機掏出來,真的是非常不喜歡?。?!一看店里是掃碼,基本不會去第二遍。當然,對產品相對固定,水平已熟知的連鎖快餐店,例如kfc這些,另當別論。
從大家的評論當中,能總結出什么?
如果餐飲老板只想到對自己利好的一面,以為有了掃碼點餐就可以取消紙質菜單,或者可以徹底解決人工問題,那確實是想多了。
餐飲不只是簡單的進食,還有其社交屬性,還要考慮綜合的體驗感。在這一點上,有的老板想得比較周到,比如大嘴霸王排骨的曉宇說他頂著整個團體的壓力,反對了兩年,因為服務行業需要互動,現在能互動的地方不多了,點餐這個互動的環節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