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賦能 智慧餐廳提效——東營市機關事務管理局智慧餐廳打造紀實
大眾網·海報新聞東營1月6日訊(記者 于文豪) 今年以來,為貫徹落實國管局《關于推進新時代機關事務工作的指導意見》,認真對標省機關事務管理局和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根據智慧東營建設總體規劃和節約型機關建設要求,東營市機關事務管理局(以下簡稱“市機關事務局”)采用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模式,引入社會資金對市直機關餐廳進行智慧化建設改造,走出了一條政府公共資源與科技金融資本融合發展的成功之路。
一、實施背景
(一)科技發展迅猛。近年來,得益于物聯網和圖像識別技術的高速發展,人臉識別技術被廣泛應用。尤其是在機關單位的考勤管理、網絡安全、物業管理、后勤服務等領域,“刷臉”技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此外,國家863項目“面部檢測與識別核心技術”通過成果鑒定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也標志著我國在人臉識別這一當今熱點科研領域掌握了核心技術。
(二)現實需求迫切。首先,東營市市直機關中心餐廳由于營運場地不足、管理技術落后及剛需就餐人數增加等原因,出現就餐人員排隊等待時間較長、高峰時間段人員雜亂等現象,給廣大干部職工就餐帶來了不便。借助科技手段解決餐廳管理難題,成為了擺在市機關事務局面前亟待解決的重點課題。其次,市政府交辦了建設市行政審批局餐廳的任務,時間緊、任務急、要求高,需要市機關事務局高水平規劃和快速實施。再次,為全力保障民生領域投入,市財政在黨政機關后勤服務類項目建設資金上捉襟見肘,也成為阻礙工作開展的現實問題。
(三)市場主體活躍。城市商業銀行在企業管理體制上擁有經營靈活、市場反應快、決策迅速等優勢,對依靠政府資源平臺,推進信息科技與金融場景融合發展的意愿強烈。以齊魯銀行為例,其在交通出行、政務、教育、醫療等多個領域參與“智慧城市”服務,能夠充分利用創新型科技資源,將智慧金融業務融入客戶場景生活中,并取得實質性進展,多領域合作項目已成功落地。
二、破局之旅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帶著問題與思考,市機關事務局相關人員在局長由立志的帶領下,赴寧波、杭州兩市考察學習智慧機關事務建設情況。兩市智慧機關事務建設生動的實踐、超前的眼光、創新的思路和得力的措施使學習考察組開闊了眼界,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觀念,收獲頗豐。在考察學習時發現,政府主導、企業投資的項目模式,不僅能夠實現項目高效運行,解決財政資金緊張的問題,而且對其他同類工作都有很強的借鑒意義。
三、謀劃實施
根據學習得來的經驗,結合市直機關餐廳的實際,確定由市機關事務局信息化建設工作專班統籌推進項目建設。項目謀劃階段,委托第三方機構制定了智慧餐廳建設和投資磋商方案,經多次專家論證完善,最終確定采取“政府部門定功能、定標準,潛在服務商競投資”的“兩定一競”模式,實施智慧餐廳建設。該模式中,政府部門負責智慧餐廳的建設規劃、工程推進、成果運用,企業(銀行)機構負責投資并獲得設立對公賬戶、合作宣傳推介、優質客戶開發等資源條件,實現政企(銀)雙贏。
按照輕重緩急的程度,市機關事務局將智慧餐廳建設分兩期實施。一期建設項目包括新建市行政審批局餐廳和市直機關中心餐廳改造,內容包括開發智慧餐廳綜合軟件平臺,購置刷臉智能結算臺等硬件,同時對接東營e卡通平臺。二期建設項目主要按照一期項目配置的軟硬件標準,完成市人大、市政協等四個智慧餐廳的建設改造。在招標過程中,市機關事務局公開邀請中農工建交五大國有銀行,以及城商行、股份制銀行共30余家參與投資競價,通過競爭磋商的形式對建設方案、設施設備、投資承諾等進行評比,最終確定了齊魯銀行作為智慧餐廳建設的投資方,承擔一期建設項目中的88萬元投資,實現了政府不投資也能辦成事的突破。
四、成果顯現
(一)餐廳運轉實現提速增效。根據市機關事務局需求,量身打造智慧餐廳綜合管理軟件平臺,采用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新興技術進行消費管理和線上服務,支持自助結算終端、智能出品保溫臺、智能餐具、云柜、自動售貨機等設施設備,各環節經過多重加密,信息安全程度高,多種功能集于一身。餐廳門禁準入、信息查詢、充值服務、訂餐結算、盤點分析等各個流程運轉效率明顯增加,運營成本有效降低,綜合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二)管理痛點得到徹底解決。智慧餐廳自助結算終端支持刷臉、IC卡等多種支付功能,刷臉支付可實現秒結算,減少排隊結算時間。此外,就餐人員信息實現餐廳入口門禁管理系統與餐廳管理系統同步,通過刷臉進入杜絕了多人使用一卡就餐的管理漏洞,徹底解決了就餐人員身份核實的難點。
(三)附加功能提升就餐體驗。智慧餐廳管理平臺可實現在線點餐、云柜取餐、營養分析等服務功能,能夠對各餐廳統一管理并進行數據匯總分析。在線點餐、云柜取餐解決和緩解了加班就餐及現場排隊取餐等待時間過長的問題,營養分析可對就餐人每天攝入各類營養進行綜合分析,并提出健康飲食的合理化建議。各類附加功能的設置,讓就餐者的體驗感大幅提升,真正感受到了用心服務。
(四)成功模板直接復制應用。智慧餐廳一期項目建成后,通過建設模式直接復制的辦法,又相繼完成了市人大、市政協、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四個智慧餐廳的建設。智慧餐廳的各類軟硬件配置、管理流程及運維方式,在全市范圍內形成了可復制的餐廳建設模板。智慧餐廳綜合管理軟件平臺由齊魯銀行免費接入和維護,無需重復投資。市直和各縣區機關單位只需根據餐廳規模,購買相應數量的硬件設施設備,即可實現快速運營。對高質量模板的直接應用,提高了部門單位的工作效率,提升了干部職工的滿意度。
五、未來展望
(一)平臺拓展。目前,東營市機關事務局建設和改造完成的7個智慧餐廳運轉狀況良好。下一步,將著重拓展網上點餐業務,豐富配餐種類,增加年貨預定服務,打通與美團網、餓了嗎等專業送餐團隊的合作渠道,讓不能到機關中心餐廳現場取餐的干部職工動動手指就能買到餐品,享受服務到家的方便快捷。在訂餐量較大的集中辦公區,還將集中設置保溫柜等設施設備,方面干部職工取餐。依托現有平臺,打造網上超市服務功能,重點保障直管小區住戶需求,對不方便出行的住戶實現批量商品上門派送業務。此外,市直機關中心餐廳還將探索節日祝福傳遞和鮮花快遞等線上業務。
(二)模式推廣。機關事務管理工作不僅包括餐飲服務,也包括辦公用房和公務用車等國有資產管理以及公共機構節能、公務接待、物業管理等業務。通過智慧餐廳建設的經驗總結,按照“兩定一競+”的思路,把該模式延伸到了國有資產管理、辦公用房數據錄入、公務用車系統升級、公共機構節能工作中,采取市場主體競投資或讓利的方式,為市財政節省了約437萬元資金。今后,該模式還將向周轉房及青年公寓管理、物業管理、內控管理等領域輻射,真正盤活服務保障資源,最終達到緩解財政投資壓力、提升保障服務水平的目標。
東營市機關事務局智慧餐廳的建設,是科技金融服務機關事務的一次大膽嘗試。通過政企合作,充分挖掘政府潛在紅利,發揮了財政資金的最大效益。此模式不僅可以讓政府少花錢甚至不花錢也能辦成事,而且讓參與企業提升了品牌知名度,提高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以不爭的事實詮釋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以齊魯銀行為代表的金融單位作為投資、運維方,其服務質量直接捆綁企業形象和經濟收益,更加有利于雙方長期的合作共贏,為后續建設和跟進服務拓展了渠道。通過引入服務保障信息系統以及現代化企業管理和服務理念,進一步提升了服務保障標準化、信息化、績效化水平,為提升服務保障能力提供了“大數據”支撐,為“智慧機關事務”建設夯實了基礎。項目的實施,充分體現了科技金融在政府服務保障工作中的巨大推動作用,為機關事務管理和后勤服務保障增添了光彩。
国产边摸边吃奶边做叫床视频,吃奶呻吟打开双腿做受动态图,掀开奶罩边躁狠狠躁视频